全面换防,甚至连一些架设在车辆上的高也在转移,而步兵和迫击更是直接拉上汽车,准备随主力部队行军。不过为了让**在面临日军的疯狂进攻时,不至于完全没有还手之力,西南军依然留下了一些火力支援单位。
“这将是一次长途急行军,带上两天的干粮和饮水,五分钟后准备出发。”
就在换防部队撤下来的道路边,后勤部的官兵已经准备了几十个桌子,清一『色』地放着一大框馒头,一大筐萝卜条,一大筐红烧条,士兵们排着队,快速地在每个桌子前排队走过,递过去饭盒,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。
这是在集中了所有炊事兵,又找了几百名士兵打下手,花了两个小时才做出来的,急行军总不能饿着肚子走路的。
夜晚的紧急集合,在训练有素的西南军快速反应下,很快就集合完毕,在离开火线附近后,主力第三师和第四师总共四个团的部队,以及卫戍师第八师的两个团,总共6个团的兵力,开始连夜行军。
严重缺乏的卡车,只能用于运输补给和重型装备,步兵就只能靠两条腿了。
西南的装备还是很到位的,和不远处同样在行军的二个**中央师比起来,优势立刻就显现了出来。
**方面,负责此次阻击作战的是两个中央师,第十八师和第十九师。当西南军已经整队出发时,这两个师的部队连人都还没有到齐。等部队好不容易整队完毕后,才开始慢慢地发放干粮,所幸这次他们也能领到一两块。
西南军以班为单位,下发的手电筒在夜行军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这种军用大手电筒,比起民用的来,照明效果更好,持续时间更长。
而反观**的两个中央师,此时后勤处的人员正在准备火把,让领完了干粮的士兵们排着队领火把。
当**两个师终于准备出发时,西南军的六个团已经走出去六公里多夜路了。就是一次简单的急行军,就暴『露』出来两军巨大的差距,这不是一种偶然,而是一种长期训练下产生的效率差异。
行军的前路是漫长的,这里距离保定还有足足一百五六十公里的直线距离,换算成行军距离,起码也在200公里左右。在这样高强度的急行军状态下,以西南军的速度,最少也要在后天才能赶到。
“快,快!!”
侯小山同样背着行军包,跳上旁边的石头,和其他连长们一样,对自己的连队小声喊道:“都动作快点,电筒不要朝天打,把速度提起来。”
等连队差不多都通过后,他在跳下石头,追上走在连队最后的表哥吴佩强。
“哥,要不我帮你背点?”侯小山看到表哥背上扛着的迫击,不由吞了下口水,魁梧男就是这点好,力气很大。
“不用,挺轻的。”
吴佩强挪了挪肩膀上61迫击的位置,十几公斤的重量对于他来说,就算是长途行军也不算什么,这个夜行军的老手,偶尔一脚踩空了,也能迅速地调整自己的身体平衡。加上行军包,整个人背了差不多2、30公斤。
原本他额外背的是一袋火箭弹,没想到两名负责抬迫击的士兵伤了脚,他就换过了两人的迫击,把身上的火箭弹囊给了另外一名魁梧的士兵。“小山,哥这一身力气,只要是打鬼子,就用不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