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人长戚戚,君子坦荡荡。”
这直接就从人性上分辨出小人和君主的区别,小人再能演戏,他心中总是比不了君主那般波澜壮阔,双方的境界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。
但这不意味着刘越天对这本论语完全接受,虽然书中阐述了做人的道理,虽然如果人们按照书中所做就能让天下变成一派平和,也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,但如果真是那样,或许人们能够少受一些战争的磨难,可那时人的思想也要被牢牢禁锢。
人的思想被牢牢禁锢会怎样?
比如书中告诉人们要忠君,可君王要是昏庸呢?那还需要忠诚他吗?那不就是如同鸡鸭任凭对方宰割了吗?
还有,书中说要孝顺父母,这的确没错,可是书中说即便父母有错,也要无条件的服从,如果父母去世,要守孝三年不得离开,这就有些过分,人要都是这样,那不就一代不如一代了?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否定前人的过程,只要破而后立才能重生。
所以在刘越天看来,这本论语虽然惊世骇俗,可谓能流传千年的不朽名著,但其中的核心内容还是与忠君有关,有着禁锢人思想的作用,这也很可能与孔子所处的时代有关,对方可不是自己这样的穿越者,科技的发展也不是古人所能想到的,孔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远超同时代的其他人了。
当然,刘越天完全可以对这本书进行改良,将那些忠君愚孝的言论除去,剩下的就是精华,反而可以让人开拓思维。
不过这都是后话了,眼前的这位男子还在那里大谈特谈,此人能有忠孝仁义的思想,想必也不是普通人,但这思想怕是他想出来的,刘越天对此人有了兴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