窦建德的眼皮以别人难以察觉的细微程度跳了一下,旋即恢复了平静。抽出剩余的令箭,他将会向将领和前来投奔的各路豪杰分头派了了出去。直到剩下最后一支,才拿起来,笑呵呵地交给程名振:入城后维护治安和安抚百姓的事情,还是要烦劳程将军。我知道,城中的士绅百姓个个都欠了你一大笔钱。入城后,开了府库,可以优先补充洺州营
本来就是吓唬人的话,主公不必挂怀程名振笑了笑,郑重接过令箭,只要不误了主公的事情就好。至于钱财细软,还是统一由主公分派为妙
窦建德就是欣赏他这种斯文有礼的态度,点点头,笑着道:元宝藏以前欠你的债,我估计把武阳郡刮地三尺也还不起了。不过也不能太亏了你,这么着吧,官库里的粮草充公,市署衙门里的钱财归洺州营独享。洺州营这几个月一直在打仗,损失颇重,的确也应该大力扩充一下
如果只是替主公维持地方的话,三五千人已经足够了程名振略一犹豫,低声回禀。此刻军帐中已经没几个人,并且都是窦建德的心腹,所以他的声音虽然不高,话却说得很开,主公要成大事,早晚得统一号令。所以即便扩编,也从中军开始,末将不能,也不应该抢先。
窦建德的目光又是一亮,里边充满了赞赏之意思。比起曹旦的大大咧咧,杨公卿的骄横跋扈,程名振可谓最对他的心。你说多少人够就招多少人。我替你下一道令,让你有个名头,不招别人非议就是至于整军,宋先生也提醒我过我,但最近太忙,我还没顾得上细想。如果你有什么好主意,现在就不妨说出来
程名振本想请窦建德参照大隋府兵旧制,将麾下所有兵马整编为一体,以便形成更强的战斗力。但又不愿因此得罪同僚,犹豫了片刻,笑着回应,此等大事,末将万万不敢胡乱出主意。还是找机会将大伙聚集到一起,共同商议为好。无论汉制、隋制、还是高氏鲜卑的军制,都有可取之处。主公跟宋先生不妨拿来参详,去芜存菁。
你这小子窦建德笑着摇头,得了,我不难为你。还是让宋先生先拿个方案出来,待打下武阳后,大伙共同商议吧。今晚你不必赶着行军,明天一早,咱们一道入城
还是让程将军先走一步,免得曹将军杀得一时兴起听窦建德要把程名振留做后队,宋正本赶紧出言阻拦。
窦建德一愣,随后想起曹旦的鲁莽性子,苦笑着点头,先生说得极是。程将军还是紧跟着曹旦那厮为好,那厮,唉那厮从来就没让我省过心
第四卷如梦令第三章飘絮一中
听着程名振的脚步快速去远,窦建德眼里写满了赞赏。如果别人都像程将军就好了,我也不必如此劳神。镇远他们几个,唉冲着正准备告辞的宋正本,他不断地摇头。一边说,还一边不忘了向门外看上几眼,仿佛程名振身影还印在暮色中一般。
看到窦建德谈性未尽,宋正本笑了笑,低声道:主公此言未必准确。正所谓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程将军有程将军的长处,王将军和曹将军之才能也未必比他逊色太多。只是看主公日后怎么用他们几个罢了
哦窦建德的眼神亮了亮,嘴里发出好奇的惊叹。先生的意思是,程将军还有不如人的地方了我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。这些天来,他的所作所为,几乎无处不合我的意
宋正本又是微微一笑,不肯附和窦建德的说法,属下仔细揣摩过程将军打过的几场恶战,佩服之余,总觉得他用兵过于喜欢行险,所以胜负总是悬在一线之间,稍有差池,便会万劫不复。所以属下以为,程将军之才,堪为谋划军务的行军长史,却不适合做独领一军的大将。若是让他独自带兵出战,即便捷报频传,主公这里也未必能心安
那是他本钱小,被逼得没办法窦建德低声为属下辩解。
恐怕是习惯使然宋正本轻轻摇头,开始几次,是因为他手中兵力不足。到了后来,却是他自己不知不觉中习惯于险中取胜。虽然兵家不厌于诡道,但过于求奇,而不懂奇正相济的道理,恐怕难以长久
窦建德这些天来一直在想着如何安置程名振和他的洺州兄弟,心里总是拿不定主意。此刻宋正本的观点虽然与他不甚相合,但基本方向却有些殊途同归味道。轻轻点了一下头,他笑着追问:先生要求太严格了。如果都依照先生所定的标准,,我麾下到底还有谁堪称是大将之才
不多,不多真数起来,恐怕目前只有一两人而已宋正本翘起嘴角,将窦家军目前的几个核心人物来回翻检。曹旦凶残好杀,不体恤下属,用之为主将,很难令人心服。殷秋勇则勇矣,却心思粗疏,用之追亡逐北尚能勉强,若是与劲敌对撼,势必为智者所乘。至于阮君明、高雅贤、石瓒等,只适合奉命行事,难以独挡一面。除了他们几位之外,唯一智勇兼备,才能、德行都足以镇住众人的恐怕就是王将军了。但王将军在军务之外的心思又过于单纯。幸运的是跟着主公身后才不会受到猜忌,如果换了别人
宋正本摇了摇头,并没把话全部说完。他不满的是王伏宝私下跟程名振结拜的举动。身为手握重兵的武将,却跟初入窦家军体系,地位未定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