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自己考虑吧,想好了,便让人将答案告诉我。”顾倾微微点头,说罢便起身往门外走。
走到门边的时候,忽然停了下来,回过头来,看向皇后,“他在西厢。”而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。
这个他,自然是指宋承瑀。
----
傍晚近夜的时候,天边晚霞映红了大片的天空。
皇后带着兰馨来到西厢的时候,宋承瑀正坐在窗边看书。
不是诗书礼记,也不是兵法谋略,就是普通的传奇话本,写的都是著书人虚构出来的故事,夸张,虚假,戏剧,但不可否认的是,的确还有些吸引人,用来打发时间,再好不过。
微风从寂静的庭院里吹过,吹得初发新蕊的树木沙沙作响。
他似有感应,抬起头来,视线里是独属于女子的曼妙身姿。
是他的母亲。
静静站在院子里,远远的看着他,红了眼眶。
宋承瑀曾经无数次想过,再次见到至亲时,他会有怎样的反应,故作坚强,亦或是满心羞愧,或者是别的什么。
可是此刻,他的心灵却是出乎意料的平和,仿佛所有的不幸不曾发生过,仿佛不曾久别未见。
他放下手中的书卷,转动着轮椅出门来迎,声音低沉悦耳,“儿不孝,让母后担忧了。”
听得他的声音,皇后心中酸楚压抑不出,泪水一瞬间模糊了眼眶,她走近到宋承瑀身边,神手去抚摸他的脸,低声轻唤,“瑀儿……我的瑀儿……”
宋承瑀凑过头来迁就她,又伸手轻轻拭去她脸上的泪痕,“母后莫要伤心,我如今很好。”
皇后闻言,却是更难过了。
腿伤再也无法痊愈,又哪里称得上好。可是她的瑀儿为了不让她伤心,却强装出笑颜,清俊依旧,却是叫她更加伤心。
“瑀儿,母后来接你了,回到宫中后,自有御医为你调养身体。”
只是皇后没想到,听了她的话,宋承瑀却并未当即点头答应,而是沉默了许久。
她等了许久不曾得到回复,心中不知为何,觉得有些心慌,又问了一遍,“瑀儿,跟母后回京,可好?”
宋承瑀静静看了她许久,而后缓缓摇头,“母后,我暂时不想回去,我还没有准备好,去面对那些人……”
他说的是实话,而非托辞。
他如今的确已经能做到对于别人的目光无动于衷,但是前提是,这些人于他而言,都只是陌生人,从前没有什么交集,此后亦是如此。
即便如此,他也是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适应下来的。
他很清楚,如今的他。还做不到面对京城的故人时心如止水,无论故友也好,敌人也罢,他还无法面对他们。
听得宋承瑀的解释,皇后便再也说不出要带他走得话。
母子二人,一时相顾无言。
宋承瑀便主动开口问询京中情形,又提及家中亲朋。
皇后一一与他细说。
母子二人这一叙旧,便是聊到了夜里才作罢。
第二日一大早,皇后一行人便启程回京了,留下一封信给顾倾城,请她多加照顾宋承瑀。
顾倾城看过后,便让柳红点火烧了。
----
京中,谢府。
皇后从源县回京后,并没有回宫,而是先回了谢府。
谢老爷子下朝回来,父母二人便径直去了书房。
书房外,守卫严密,便苍蝇也难以靠近那座小楼。
书房内,谢老爷子端坐在太师椅上,轻呷了一口茶水,这才问道,“瑀儿情况如何?”
皇后回道,“我去的时候,他正在郊外的桃林中抚琴,神色平和。”
谢老爷子闻言,不由大喜,“他的腿,可是好了?”
却见皇后摇头,“我那时也是如此认为,询问过后,得到的答案却与从前别无二致……”
她将顾倾城说过的话大致向谢老爷子复述了一遍,后面与宋承瑀的谈话,也提了一下。
谢老爷子闻言,神色沉沉,手指摩挲着旁边的青花瓷茶杯,许久之后,才开口道,“这个顾淑妃,便是老夫,也看不透。她的一番话,真真假假,让人无从分辨。”
皇后闻言,心中震惊不已。
只听得谢老爷子又继续说道,“这个世上,最难分辨的,便是真假掺杂的话。不过到了这个时候,是真是假已经无所谓了,因为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了。”
皇后迟疑道,“父亲的意思是要扶持远在边关的八皇子吗?”
谢老爷子点头,“因为我们手中再没有第二颗棋子可用,又无法将别人手中的棋子尽数毁去,是以只能借棋行事。”
“好在那个孩子也算争气,不至于扶不起。只是,曾经布下的局,免不得要修改一番了。”
皇后闻言,微微垂下头。
谢老爷子见她如此表现,便知晓她心中所想为何,“无论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是谁,最终都要尊称你一声太后。若是可以,老夫也希望那个人是瑀儿,可是自古博弈便是如此,成王败寇,不甘心又如何。”
这话的意思,便是告诉她,无论这件事是不是顾倾城动的手,她此刻都只能当做凶手另有其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