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。
两家的大人虽然没什么来往,但是交情还是越来越好了。
这一次因为李成一大家子都消失了,时间就过得非常平静,到晚上叶聆风等人回来,又抓了五天的药,李氏脸上也有点笑容了,“大夫说了,小拴的病减轻了!”虽然人家大夫的原话是减轻了那么一丝丝,可这也足够李氏乐上半天的了。
叶聆风道:“既然有效果,咱们就继续抓药吃,总有一天小拴能好起来。”
作为当事人的张小拴又怎么能不高兴呢,他回来之后兴奋地半个晚上都没睡着。
日子就这样流水一般地过去了,叶聆风仍然是三五不时出去打猎,家里能够保证每天都有肉吃,闲暇的时候他就刻苦读书,涉猎很广,不过除了兵书之外,他最喜欢的就是史书了。
性格也渐渐沉淀下来,从青涩变得举止沉稳干练起来。
而周锦的画技也有了质的飞跃,她已经能够成功画出可以变成实物的花草。
王小泉和云绣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合作,她的绣工也是越来越好,渐渐地都能和云绣最好的绣娘比肩了,从绣品上赚到的钱也越来越多,自己家的日子渐渐宽裕起来,也让王小山跟着周锦一起读书。
张小拴的病也有了起色,虽然还不能和健康人比,但是做一些轻省的活计已经不成问题,也不会动不动就咳嗽不止、浑身乏力了。
这是三个寒暑中的变化。
周锦的画拿到县城里去买,每次每幅画也能卖上几文钱,但是叶聆风觉得这样的所得和周锦的付出不成正比,所以他虽然拿到了周锦的画,却并没有去卖而是自己收藏了起来。
周锦如今已经十二岁了,虽然身量未足,面庞稚气未消,却也已经是个明艳少女。
王小泉比她大两岁,个头窜得很快,比她高出来快要一头,五官完全长开了,非常漂亮,附近村子的人来提亲的不在少数,只不过王小泉还想再帮衬家里几年,不着急成亲,毕竟王小山还小呢。
周锦时常跟着叶聆风去打猎,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要去“写生”。叶聆风没有拒绝,当然特别危险的地方,叶聆风是不会带她去的。
因为时常去县里,所以周锦知道他们这个五原县因为南北交通不是太便利,所以药材并不是特别齐全,这边的山林不少,可是危险也不少,出产的药材数量却并不多。
所以这就是个商机。
她便趁着和叶聆风一起上山的时候,把自己打听到的药材的模样记在心里,趁着叶聆风不注意的时候采一点野草,当作宝贝似的装在王小泉给她缝的布袋里,回去之后便特意要求要去山洞一趟,让叶聆风避开,把药材画出来,然后将野草丢掉,换了布袋,高高兴兴带回家试着种植。
因为一种就是一丛,成活率还不错。
最初的时候她就只是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种,种活了之后待到可以收割了便采下来拿去药材铺卖,第一次卖就卖了二十多文钱。
于是周锦试着说服李氏在地里多种一些,要是秧苗不够了,她可以再上山去采。
叶聆风当然是帮着她说话的,李氏也觉得种药材比种粮食收入高一些,他们家里现在已经有五亩地了,反正产出来的粮食除了交税之外,也够吃,便分出来一亩地让周锦和叶聆风折腾。
这一亩地,半亩种的是龙胆,半亩种的是贝母。
龙胆,气味苦、涩,大寒,无毒。
是治疗伤寒的一味重要的药材,还可以明目去湿热,用途广泛。
贝母,气味辛,平,无毒。
化痰降气,且能治恶疮。
都是药材铺里所需要的,价钱也公道。
但周锦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,叶聆风的支持可不是口头上的,他也帮着下地栽种。
李氏看闺女在地里挥汗如雨,心疼得不得了,当然也要来帮忙了。王小泉姐弟,包括张小拴也来搭把手,所以,很快就栽种好了。
叶聆风去担水灌溉,虽然才种下的时候秧苗有点发蔫,到第二天就都棵棵挺立起来,成活率百分百!
周锦种这些都是捡在初春的时候进行的。
为了方便自己画药材,还专门在县城里买了一本《神农本草经》,带绘图的,她还仔细研究了,所以山中的药材都是什么样的药性,基本上能值多少钱,她都心里大概有数了。
一开始挑选的都是些不怎么名贵的,但偶尔也能“找到”一些黄精啊,多年生的何首乌之类的。
第58章金银花
光凭着这些药材,短短的几个月里,家里就进了十几两银子的收入。
周锦也不急于求成,还找了不少的书,研究怎么炮制药材。
因为他们这样把生药送到药材铺的话,卖不上好价钱,那些真正能够卖上好价钱的药材是经过认真炮制的。
比如说,龙胆要在每年的二月、八月、十一月、腊月采根阴干,药效最好,要是在别的月份采了,药效大打折扣,价钱上自然也就没那么好看了。
除了这些药材,周锦还零零散散种了一些麦冬、板蓝根、三七等常见药。
因为采摘、炮制的时间不同,虽然种了,暂时却不能见效益,她就更加频繁跟着叶聆风出去,在外头“采药”。
李氏虽然担心,却又拗不过她,再加上,叶聆风的确把周锦保护的很好,出去了多次也没有出过事,就渐渐放下心来。
何况因为这卖药材的进项,家里越来越宽裕,之前张小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