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、这也没个先例啊!萧略和苟头面面相觑,最后憋出一句“不知”来。
宋问了然点头,明白自己是问错人了。毕竟他们是武官嘛,还是刚从边陲之地召回来的,想来懂的也不多。衙门里正好有京城世家子弟出身的秦温如,想来他知道能不能行,当即就告辞回衙门。
至于朝堂上又被参而来一本,他免死金牌在手,便是死罪,脑袋都牢靠得很,何况只是搬个大石狮子?宋问表示毫无压力。
萧略也就是借这事问一句,并不觉得搬个大石狮子能有什么事,不过朝中那些文官太闲闹得。当下决定入宫,马上将花生油方子献上去,有事情干了,他们也就不会这种小事都拿到朝堂上争吵了。
两人一走,厨房里的馅饼就便宜了苟头和阿大、阿二。他们三人听厨子说是宋问拿来的花生油,还献了花生油的方子,顿时觉得这油金贵起来,连吃馅饼都小心翼翼起来。
等日后他们发现一斤猪板油的价钱能买三斤花生油的时候,当初这般珍惜吃馅饼,扒窗也想吃馅饼的他们真是丢尽了将军府的脸!
第17章
五月初三,长安城被大风带着放肆了月余的柳絮终于消停下来,只剩下长街两旁的文人骚客嘴里的杨柳依依。风起时,颇有江南的滋味。
一时间,街面上老人、孩童都多了不少,若是百姓居住着的几个坊间走走,时不时脚下就能撞着个小孩儿。
而前两日,衙门口少了只大石狮子一事,百姓才围观两日,也没谈论多久,今日一早便发现将军府门前的大石狮子也少了一只。
这……
众人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,据说宫里也传出来说是皇帝亲自下令,收了几只大石狮子。
这般一来,衙门口早放回去的大石狮子一点也就不奇怪了。
有人风言风语,道是许是京中一种趋势,至于为何旁的官员宅邸门前怎么没动石狮子,没赶这一趋势?没见就衙门、将军府和宫里动作吗?一看就是明显圣宠加身的才有资格,那些个官啊,在皇上眼里不过尔尔。
这话一传出来,当初在朝堂上参宋问一本的那个官员,气得当夜就让人搬了自家宅邸门前的石狮子,一般就两只,对府上放言:便是叫那些愚民瞧瞧,本大人是如何深得圣宠的!
百姓:“……”
既然其他官员也搬了,说明上头不管?趋势嘛,于是长安城中不少富户也学着,搬掉大门口一只石狮子一两日,再搬回去。
没曾想,一段时间里,搬掉一只石狮子,竟风靡长安城!
不过,这些如今都让宋问分不出心思来,他就等着大朝那日,跟皇帝讨个恩典。却是那日他从将军府回来,特意寻了秦温如关于是否能改动衙门后宅之事。
身为京城世家子弟出身的秦温如明确告诉宋问,衙门修建、修葺都由礼部决定,是依制建造,其余人不得擅自改动,县令更没这个权限。
宋问心存侥幸地狡辩道:“我不动衙门,就我住的那后宅。也不超出制度,只动些手脚罢了。”
秦温如谦谦有礼问说:“大人要动的手脚,可显眼?若全是在地下,便是京城不少人都盯着大人这边动静,也能寻出法子来……”
他虽然恭谨得很,但那眼神里还是透露出,偏偏是不信宋问所谓的手脚是能藏着掖着的。
宋问:“……”
眼见着宋问惆怅地成日在衙门里也不做事,只游魂般在眼前飘荡。秦温如“好心”建议道:“大人如今圣宠加身,不如上个折子请示皇上,若是皇上准了,那礼部也就无话可说。大人更无须担心又叫人参一本。”
这点的是他办大石狮子叫人参了一本的事呢。宋问撇嘴,这般记仇,心胸一点都不宽广,不就是被百姓在衙门口围观了两日么。后来将军府那边也搬了大石狮子,不就消停了?!果然,还是将军是好人啊!
但上折子,给了宋问启发。
五月初六,大朝之日。宋问急着上折子,没去将军府蹭轿子,当然也有不想被“押送”的心思在,早早就出现在宫门口,等待时辰到了,上朝。
虽说这时节,风调雨顺的,宋问也怕出什么幺蛾子,等皇帝几件例行大事说完,内侍道是有事起奏,无事退朝的当下,话音没落干净之际,迅速一个闪身就上前跪拜,高举双手过顶呈递折子道:“启禀皇上,臣有事奏请。”
“呈上来。”
宫里这两日已经尝过花生油,滋味不错。宫里花生品质好,出油也高,这般一折算确实便宜换算,等日后方子公布出去,当是利民之策,史书上定是要记上小小一笔。因而这会儿皇帝对宋问颇为宽和,笑着吩咐内侍去取折子。
皇帝看了折子,目光落到下头跪着的宋问身上,又扫了朝臣队列里的礼部那几位一眼,后悔了。想也知道,礼部那几个老头肯定要跳脚。
干脆先让他们骂宋问一通,出出气。于是皇帝就将折子上内容说了,倒是宋问想对衙门进行修改建造。
皇帝道:“各位爱卿说说,此求朕可否答应?这宋问也没说错,衙门后宅到底住的是亲眷,也没说宫里赐下的哪座宅子,住的人不能动的。便是日后收回宅子,也是可以修改建造的。”
“启禀皇上,此事万万不可!”果然,礼部的老头当仁不让,一马当先就出来了,“自古以来便没有先例可循。衙门依照祖宗制式建造,显示天威,岂能随便建造,修改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