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李凡来到汉末之后,还是第一次见到难民,刚才听斥候汇报的时候,李凡的心里还曾猜想,难民究竟是什么样的呢?
要知道洛阳附近可不曾出现过难民,顶多是生活拮据,难民是不允许进入的。
而当真正看到难民的时候,李凡真被震惊住了,这还是人吗?瘦的只剩下一副骨架,脸上的额骨高高的突起,浑身就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,连二十世纪要饭的都比他们强。
细听之下,从里面传来一阵阵孩子的哭闹声,可能是被大人喝诉过,显得非常压抑。
李凡的心里都不知道是什么滋味,只感到两眼发红,嗓子发堵。
勉强转过身子对着曹操等人道:“孟德,如今我军的干粮还有些富裕,不如留一日所需,剩下尽数发给难民如何?”
听到李凡的话,大家都回过神来,显然也被这伙儿难民的惨相所震惊。
不过闻听李凡之言,曹操却显得有些迟疑,“这·····。”
这时贾挧上前两步,在马上抱拳道:“主公!虽说我军离长社只需一日路程,但为防有变,不如留下两日干粮如何?”
这话是说给李凡听的,也是说给曹操听的,毕竟两人同为骑都尉,但事关粮草,李凡自己是做不了主的。
曹操见贾挧给了台阶,赶忙对着李凡道:“就按照文和所说的办吧。”
其实曹操也不是不愿发粮草,之所以迟疑,只是作为主帅的下意识反应而已,从这点就可以看出,比李凡强的多了。
看到士卒在后面抬来一担担粮食发给百姓,李凡的心里才算是舒服了一点,心想:也不知这伙儿难民能不能坚持到容阳,要知道李凡等人的粮食也不多了,这么多人估计也就是垫垫底而已。
这时曹操来到了李凡的近前,“显之!不如留些士卒在此地发粮,我等先行出发如何?”
李凡想了想也对,还是正事要紧,自己也指望着此次讨伐黄巾的功劳升迁呢,这可耽误不得,啄对着曹操道:“好。”
看到李凡等军队开始往前移动,难民们都自发的跪了下来,口称:“谢大人恩典,请大人一路走好。”
听见声音,李凡回头看了一眼,打马继续往长社赶去。
大军行至午时,派出斥候,在一个平坦的小坡后面埋锅造饭,等到饭煮熟了,后面发粮食的和珅等人也赶了过来。
因为离长社只剩下半日的路程,所以也没有搭建帐篷,李凡和曹操等人围在了一起,刚吃上两口,只见自营门处来了一骑,一边往李凡等人处飞奔,一边大声喊:“报······!”
等来到李凡的身前三米处,滚边下马,“都尉!前方二十里处,发现大批黄巾贼子,约有两万余人,请都尉大人早做打算!”
听见斥候的话,曹操和李凡等人都是眉头一皱,李凡喃喃的道:“此地离长社还有半日的路程,黄巾怎么会出现在此呢?难道是专程在等候我们的吗?”
贾挧在后面摸了摸胡子,“主公无需担忧,到底如何,只需在探就是。”
又对着那士卒道:“你去在探,黄巾军容如何?骑兵多少、步卒多少、斗具铠甲是否齐全,诸事不论大小,一一报来!”
“偌!”
经过这一搅和,众人也没了吃饭的滋味,全都围坐在一起,等待斥候的回报。
在焦急等待中,时间显得特别的漫长,李凡感觉都已经过去了好久,可斥候就是还没回来。
就在李凡的耐心要被磨平的时候,自营门外终于传来一阵急速的马蹄声,众人不由得都回头往营门处望去。
还是刚才像李凡等人禀报的那名斥候,飞马来到近前,“都尉!经过仔细查看,发现黄巾贼大多数皆是步卒,骑兵大概只有三百余,因其行军甚是混乱,所以具体的数目无法查清。”
哦?听到斥候的禀报,贾挧眼中闪过一道精光,“你说黄巾甚是混乱?你怎么看出?”
“禀大人,黄巾贼只有骑兵着甲,步卒皆是身穿布衣,且只有少部分人持有武器,多是锄头、耙子之类,其行军毫无队形可言,几乎是漫山遍野,所以小人斗胆猜测,前方的黄巾贼似乎,似乎······。”
看到士卒说话犹犹豫豫,曹操上前一步道:“把你所知尽数道来,只需如实禀报即可,不必多虑。”
听见曹操的话,那士卒又抬头左右看了看,才犹豫着说道:“似乎是刚刚经历过败仗,人人都垂头丧气的,显得很是低落。”
这时贾挧又对着士卒道:“你回来时,黄巾离我军还有多少距离?”
回大人:“黄巾贼行军甚是缓慢,赶我回来禀报时,距离我军至少还有十六里路。”
“好了,你先下去吧。”
等那士卒离开之后,贾挧才转身对着李凡道:“主公!斥候尽管禀报的很是详细,但还是应前去查看一番。”
李凡点了点头,转过身道:“孟德以为如何,同去一观否?”
“理当如此!”
曹操带着夏侯渊,李凡带着裴元庆与贾挧,顺着士卒所说的方向赶了过去,而其余将领则在营地集合士卒,为大战做准备。
一路急行,离营地大概有十五里的官道上,发现了斥候所说的大队黄巾。
曹操和李凡等人在一隐蔽处观望,果然如斥候所说,其行军甚是仓皇,且兵器不全不说,士气也很是低落,一路只管往前急行,连个抬头的都没有。
贾挧道:“主公!此黄巾果